【概要描述】LEED绿色建筑认证成功的商业运作和市场定位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和追随,如今它已经成为全球默认的主流绿色建筑评级体系,得到全球不同气候带国家的认可
零碳园区是指在“双碳”背景下,历经低碳、近零碳的动态演进以及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持续优化迭代,最终实现净零碳排放的一种园区发展模式。
零碳园区是指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采用低碳、零碳排放技术和策略以减少碳排放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致力于实现减少或消除温室气体排放的园区。这些园区通常包括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城市综合体等,旨在为企业和居民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不断增加,中国也积极推动零碳园区的发展。
LEED全称为美国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评价标准,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编写,于1993年问世。是全球范围内认可度最高、使用最为广泛的绿色建筑认证体系。其目的是推广整体建筑的设计与运维流程,用可以识别的全球性认证来改变市场走向,促进绿色竞争和绿色供应。
零碳园区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能源、产业、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生态等多领域技术措施的集成应用和管理机制的创新实践,实现区域范围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的综合性示范工程。零碳园区作为零碳排放发展模式的积极探索,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在规划建设、协调运行、商业推广等方面面临一系列的发展难点。
范围1:园区物理边界或控制的资产内直接向大气排放的温室气体,如燃煤锅炉,园区拥有的燃油车辆等
范围2:外购电力和热力间接排放企业因使用外部电力和热力导致的间接排放
范围3:其它间接排放,因园区生产经营产生的所有其它排放,如物业运营、员工通勤、上下游产品(购买设备、办公室装修、办公耗材等)所有前端供应商产品中的碳排放。
园区内入驻企业消耗的交通能源、购买的产品中碳排量应该不包括在内。是属于园区入驻企业的碳排量范畴,对园区企业采用零碳管理是另一个层面的事情。
这样看,因为要包括管理前端供应商产品的碳排量,实现零碳园区并不容易。好在一些大的园区是可以实现一些碳汇的,可以进行一些抵消。
而园区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节能减排、提高清洁能源占比等方式降低碳排放,再经过购买经认证的碳减排量、植树造林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使其对温室效应的综合影响力为零的一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