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描述】LEED绿色建筑认证成功的商业运作和市场定位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和追随,如今它已经成为全球默认的主流绿色建筑评级体系,得到全球不同气候带国家的认可
近零碳排放园区是在碳达峰碳中和新形势下,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以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为突出导向,以产业低碳化、低碳产业化为发展方向,以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为核心,以技术研发应用为支撑,通过调结构、上工程、推技术、促交易、强管理等各种手段的有效组合,最终实现园区碳排放逐渐趋近于零。
LEED绿色建筑认证要实现建筑全行业的低碳转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既要有国家层面上强有力的政策与监管措施,也要有适用于市场的有效工具。LEED不仅科学量化了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还提供了一个解决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综合框架: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和拆除。
一是突出试点先进性。紧扣“近零”方向,优先选择电气化水平较高、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较优化、清洁资源禀赋较好园区开展试点,确保近零碳园区在排放目标、降碳路径、技术应用、管理体系等方面具有示范引领性。
二是突出建设阶段性。坚持全省降碳“一盘棋”理念,按照有序、安全降碳要求,实事求是提出“十四五”近零碳园区建设阶段目标,以二氧化碳持续减排为方向,不搞运动式“减碳”。
三是突出类型差异性。充分考虑不同园区规模体量、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用能结构、碳排放和配置条件,因地制宜探索近零碳发展路径。
四是突出可达可及性。坚持量力而行、稳中求进,充分利用现行先进技术、优势条件开展近零碳园区建设。
将碳排放核算、节能诊断纳入托管服务范畴,逐步建立节能降碳与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机制。开展重点企业碳核查,鼓励园区企业开展碳资产管理、碳金融、碳交易、碳排放信息披露、自愿减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