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D绿色建筑认证

可持续零碳园区申请LEED绿色建筑认证数字化管理规范

  • 来源:阿超
  • 发布时间:2023/10/17

【概要描述】LEED绿色建筑认证成功的商业运作和市场定位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和追随,如今它已经成为全球默认的主流绿色建筑评级体系,得到全球不同气候带国家的认可

详情

    “低碳-近零碳-零碳”排放是双碳目标实现的基本路径和必要过程,近零碳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过渡阶段。近零碳排放区指在现有低碳试点工作基础上,选取特定区域,通过优化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发展低碳技术和经济,加强低碳管理和生态建设、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等综合性措施,实现不产生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或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源与碳汇趋近平衡。

    低碳园区是指园区系统在满足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前提下,以系统产生更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更大的社会经济产出。低碳园区的构建是运用碳交易等市场化手段发展区域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

    美国的LEED认证有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从项目的选址、设计、施工、材料等每个楼宇建造环节,都要全面严格遵循LEED各级标准,同时绿色办公对节能、节水、节电有很高的要求。

    可持续零碳园区申请LEED绿色建筑认证数字化管理规范:

    (一)能源综合管理

    园区应综合统筹规划,投资集中化能源系统,通过规模化提升效率,并充分调动能源回收的潜力,例如能源-水-污水集成解决方案——该方案能够串联起热电联产厂、污水处理厂和污泥处置厂三大园区内重要基础设施,不但能有效利用热电联产厂的余热,降低污泥处置厂的成本;还能利用从污水处理厂回收再利用中水,降低水资源消耗。

    对重点用能单位定期开展能源审计、节能考核及能效诊断,同时进行行业对标分析并识别节能空间,提升企业能源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利用数字化管理平台进行“能碳双控”,以控制能源消耗并减少碳排放,这部分将会在后期推文中进行详细讨论。

    (二)能源替代

    园区应加快提高风能、太阳能、氢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在能源使用中的比例,现阶段可以将其与常规能源融合发展,发挥多能互补和协同供应,实现能源间优化配置。未来在充分挖掘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利用潜力的基础之上,实现真正的能源替代和绿色供给。

    (三)能源储备

    作为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规模化接入、分布式能源调峰调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必不可少的支撑环节,园区应积极建设能源储备系统。当前储能方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物理储能,比如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蓄冷蓄热等;另一类是化学储能,包括锂电池、钠离子电池以及超级电容等。其中,以锂电池为代表的化学储能是当下的主要发展方向,园区应大力支持相关储能技术的研发、落地与推广。

    (四)能源使用效率/节能

    园区应加快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技术、节能设备的创新、改造和应用,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例如推动工业企业将燃煤锅炉改造为燃气锅炉、以垃圾焚烧炉替代燃煤锅炉、将抽凝/纯凝汽轮机升级为背压汽轮机等。

    通过加快技术设备的改造更新及一体化系统的建立,推动工业余热余压高效回收利用,例如加强工业企业烟气系统余热回收利用、矿热炉高温烟气净化回收利用、冶金余热余压能量回收应用等。

LEED绿色建筑认证辅导】【LEED绿色建筑认证咨询

LEED认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