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描述】LEED绿色建筑认证成功的商业运作和市场定位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和追随,如今它已经成为全球默认的主流绿色建筑评级体系,得到全球不同气候带国家的认可
美食提供给我们身体所需的日常能量,更赋予我们治愈的力量。但我们极少会想到,这些饕餮大餐背后消耗了多少能源。用能表现是LEED最为关心的领域,如果我们希望打造更加节能的住宅建筑空间,烹饪作为家庭能源消费的主要方式之一不可忽视。在LEED住宅体系中,我们可以看到LEED要求住宅内使用的厨房器具需符合EnergyStar标准,以提升灶具和炊具的能效水平。
对于居住建筑来说,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对建筑的运营碳有着深刻的影响。烹饪作为除采暖以外的最大居住类建筑能耗,是中国在推广建筑绿色运营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我们能够如何行动?在我看来,从烹饪的能源需求侧角度考虑,编著和推广健康、低碳的家庭菜谱,可以利用家庭烹饪能耗锁定效应,是一个减少烹饪用能有效途径;而从烹饪能源供应侧角度出发,建筑电气化是趋势,但在中国饮食文化背景下,存在较大的挑战。
如果将可再生能源考虑在内,电力将成为比天然气更合适的建筑供能。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发电结构大幅度改善。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产生的电力可以降低我们的碳排放,甚至可以实现“净零”。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可再生能源都是减碳的重要路径,中国的光伏发电装机量已经连续四年稳居全球第一,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还将不断增加。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火候”是提炼食物口感的关键因素,火候是指做菜时火力的大小和加热的时间,只有明火才能让人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细微的差别。之所以我们时常觉得饭馆里的菜比家里烧的菜好吃,很大原因是饭馆后厨使用的是猛火灶。对明火的偏爱,让中国人很难接受以电作为烹饪的主要供应能源。这或许会成为中国住宅类建筑烹饪减排的最大挑战。
健康的人、建筑与环境才是重塑健康经济的基石。这一愿景的实现,需要像4位获奖者一样的组织与个人贡献他们的先锋领导力。我们很高兴看到在中国,从政府到机构、组织、企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独具匠心,持续通过打造绿色建筑、社区和城市降低碳排放,为创造美好未来做出贡献。未来,我们希望与更多榜样力量并肩合作,共同建设全人类的可持续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