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描述】LEED绿色建筑认证成功的商业运作和市场定位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和追随,如今它已经成为全球默认的主流绿色建筑评级体系,得到全球不同气候带国家的认可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园区的碳排放与吸收平衡是落实“双碳”目标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
园区,作为产业和企业的规模化聚集地,已然成为推动“双碳”战略实施的重要环节。近期以来,多地一系列鼓励园区加速产业升级及绿色发展的政策文件陆续公布,园区零碳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
零碳园区,是指在一个产业园区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一定周期内(通常为一年),通过清洁技术支持、碳回收技术、能源存储交换等方式全部予以抵消,从而全年实现碳元素“零排放”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绿化:植树造林有碳汇作用,改善园区生态环境,一棵成年树木一年能从大气中吸收超过21.8KG二氧化碳。
这个量不大,但仍值得提倡。有的组织在西部荒漠地区大批植树,这个量就大了,用来中和本组织的碳排量。
专业的吸碳项目:建立一些小型但高效率的生物吸碳项目、CCUS装置。
将部分建筑外墙悬挂有大片的藻类生物反应器,每年藻类产量达200kg,每公斤藻类吸收二氧化碳约2kg,并清除有害的二氧化氮等废气。藻类还被提取加工成绿色粉末,作为营养添加剂用于化妆品和食品工业。
运营吸碳装置(CCUS),通过国家认定的机构核证,获得负碳核证数量进行碳中和。
有一点值得提出,目前的CER、CCER碳减排信用指标不应该成为当前企业碳中和标准冲抵标的。这些碳信用指标并没有真正从空气中拿掉一吨CO2,而是已经过时的政府减碳技术的激励机制,与碳中和目标并不完全一致。
零碳园区的另一大支柱数字化管理、碳足迹追踪系统,是零碳工业园区必备的软实力。零碳工业园区的本质是对碳排放数据进行计量和抵消,要管理隐形的二氧化碳,就需要配套数字化的能耗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