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描述】LEED绿色建筑认证成功的商业运作和市场定位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和追随,如今它已经成为全球默认的主流绿色建筑评级体系,得到全球不同气候带国家的认可
在建筑的所有元素中,内墙部件(如保温材料和覆板)、表面材料(如覆层或地板)和结构框架对隐含碳排放的影响最大。其原因被认为是大量使用混凝土和钢材的产物,而这两种材料都是碳密集型的。
LEED绿色建筑认证要实现建筑全行业的低碳转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既要有国家层面上强有力的政策与监管措施,也要有适用于市场的有效工具。
LEED绿色建筑认证对工厂施工运行阶段的碳排放量计算规范标准:
运行阶段碳排放量除包含暖通空调、生活热水、照明及电梯在建筑运行期间的碳排放量外,还需考虑可再生能源和建筑碳汇系统的减碳量。
运行阶段的碳排放量应根据各系统不同类型能源消耗量(如天然气、电力等)和不同类型能源的碳排放因子确定。
对于尚未投入使用的项目,应采用建筑在标准运行工况下的预测碳排放量。对于投入使用的项目,应基于实际运行数据,得出运行阶段碳排放量相关数据。
绿色工厂应在保证产品功能、质量以及生产过程中人的职业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引入生命周期思想,优先选用绿色原料、工艺、技术和设备,满足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绩效的综合评价要求,并进行持续改进。
绿色供应链的建设,分步骤对供应商纳入低碳管控体系。
包括向主要的一级供应商,发起共建绿色供应链的号召或《准则》。
面向供应商探索科学的碳数据采集方式,包括信任问卷的形式,以推广碳计量设备监控的形式,两个方式并举,倒逼供应商进行碳数据的采集、披露。引入数字化管理,,确立供应链采购的标准。
基于碳数据采集,及供应链管理系统等手段,围绕供应商产品材质、工艺流程、能源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指标的分析评价,重新构建公司级的供应商绿色评价体系,对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并开展针对性的绿色低碳专业培训与年度考评、检查等(分级)。
建立公司的绿色采购标准,如包装采购可生物降解物料,避免发泡胶包装,减轻包装物料重量,增加可回收材料的种类和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