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描述】LEED绿色建筑认证成功的商业运作和市场定位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和追随,如今它已经成为全球默认的主流绿色建筑评级体系,得到全球不同气候带国家的认可
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推动园区绿色低碳转型,规范园区生产运营与工程施工环节的碳排放管理,降低能源消耗与环境影响,实现园区全生命周期碳减排,特制定本规范。
LEED是目前全球范围内认可度最高、使用最为广泛的绿色建筑认证体系。
同时,LEED也是全球范围内最有效的促进经济发展的工具之一,对于振兴和扩大可持续建筑领域的市场规模具有重要意义。
施工前期低碳设计
低碳设计标准:园区建设工程需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及零碳建筑相关要求设计,优先采用被动式设计(如自然采光、通风优化),减少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通过BIM技术模拟施工全过程,优化施工方案以降低建材损耗与能耗。
建材低碳选型:绿色建材(如再生骨料混凝土、低碳涂料、可降解保温材料)选用比例不低于60%;优先采购本地建材(运输半径不超过200公里),减少建材运输环节碳排放;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高污染建材。
施工过程碳管控
施工机械低碳化:施工现场新能源机械(如电动挖掘机、电动渣土车)使用率不低于30%;传统燃油机械需加装尾气处理装置,执行国六及以上排放标准;合理规划机械作业时间,避免怠速空转(怠速时间单次不超过5分钟)。
现场能耗管理:施工临时用电优先采用分布式光伏供电(如临时办公区、施工照明),临时用水采用再生水或雨水收集系统;严禁使用非节能型临时设施(如高功耗取暖、制冷设备),施工现场单位面积能耗较传统施工降低15%以上。
扬尘与固废控制:施工现场需采取封闭围挡、洒水降尘、雾炮机等防尘措施,PM2.5浓度控制在国家标准限值内;建筑垃圾分类回收,可循环建材(如脚手架、模板)重复利用率不低于80%,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不低于70%。
3.3施工后期低碳运维
竣工碳核查:工程竣工后需开展施工阶段碳排放量核算,出具碳核查报告,确保实际碳排放不超过设计阶段的碳预算目标;未达标的需制定整改方案,补充减排措施。
运维技术植入:在建筑、基础设施中预留智慧运维接口(如能耗传感器、碳排放监测终端),为园区后续运营阶段的碳管控提供数据支撑;交付前对运维团队开展低碳操作培训,确保减排措施持续落地。